
F社的游戏入坑作算是槛歌,当时还小六一儿童节拿着老爸给的20块钱零用钱在盗版摊翻了半个小时买了槛歌。后来跟同学聊起,丫借了我YS1和2(正版)算是正式接触了这个系列,当时对于小学的我来说OP和BGM简直震撼至今都记得1的OP和2的最终战BGM,说实话F社的游戏从小学玩到结婚,只感觉各个系列都在没落……ED系列从原来卡卡布时期的诚意,到空轨的分章,在看看现在的闪轨,闪轨1在我眼里可能只算是人物的介绍篇了…实际的内容什么都没有,YS也渐渐的变了味道,从过去的2D转投了PSP新引擎开始就再也玩不出伊苏的感觉了,看了看还在PSV里烂腰子的YS8,对于OP就不多做评价了,BGM也真的一般…剧情也是硬着头皮看,手感、打击感、剧情演出、游戏优化也没法给什么太好的评价,其实我很好奇,为什么到了这个世代我朝对于游戏的评价标准是有没有中文?有中文就是神作,其次的都可以包容?为什么对于仙剑、轩辕这种就无法包容?其实F社真的跟国产情怀大作走的是一条路,放弃了本来拿手的2D转投了蹩脚的新引擎,而因为技术不到位做的东西跟同人游戏一个级别,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把F社的新作当作同人游戏玩,就会感觉“这游戏太屌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会不会看到F社做出咕噜小天使、双星、槛歌、朱红,这样的游戏了。印象里还在坚持自己风格的公司越来越少了,可能也就鬼子1还在做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