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转的,小岛秀夫一直与PlayStation密切合作,他成立独立工作室后,就与索尼签订了《死亡搁浅》的PlayStation游戏主机独占协议。但近日网上有传闻称,小岛秀夫工作室将与微软XBOX签订下一款游戏的协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小岛秀夫会从索尼阵营转向微软阵营。最近在Xbox Era播客中,业内人士Shpeshal_Ed就透露了小岛秀夫转投微软阵营的原因。
Shpeshal_Ed表示:“最初小岛秀夫工作室带着下一款游戏去找索尼,但索尼对《死亡搁浅》的商业表现并不太满意,因此拒绝了与小岛秀夫再次合作的提议。”
他表示,小岛秀夫可能还与谷歌Stadia进行了谈判,因为工作室的下一款游戏大量使用了云技术。但最终他与微软的谈判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微软和小岛秀夫的交易已接近完成,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听到相关消息。
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小岛秀夫会从索尼阵营转向微软阵营。最近在Xbox Era播客中,业内人士Shpeshal_Ed就透露了小岛秀夫转投微软阵营的原因。
Shpeshal_Ed表示:“最初小岛秀夫工作室带着下一款游戏去找索尼,但索尼对《死亡搁浅》的商业表现并不太满意,因此拒绝了与小岛秀夫再次合作的提议。”
他表示,小岛秀夫可能还与谷歌Stadia进行了谈判,因为工作室的下一款游戏大量使用了云技术。但最终他与微软的谈判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微软和小岛秀夫的交易已接近完成,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听到相关消息。
评论

结合内斗的机因,我觉得主要还是高层换了吧,小岛的合作是安德鲁豪斯签下来的,貌似关系很好,和jim就说不好了
当时死亡搁浅急着宣布上pc,可见合作就有裂痕了,如果去微软的话,赚不赚钱不说,对于ps这边是很嘲讽的,如果小岛还成了,那脸都要被打肿,虽然死亡搁浅被评测媒体坑了,但小岛还是有点东西的
当时死亡搁浅急着宣布上pc,可见合作就有裂痕了,如果去微软的话,赚不赚钱不说,对于ps这边是很嘲讽的,如果小岛还成了,那脸都要被打肿,虽然死亡搁浅被评测媒体坑了,但小岛还是有点东西的

原来那么多人都在看3dm的资讯么
————————————
之前在谷歌宣布解散stadia第一方工作室的时候不是有说小岛秀夫已经在为stadia开发游戏了么
死亡搁浅pc版收入超2300万欧元,登录pc时口碑已经翻转,与PS4首发时媒体评分的惨淡可谓是极其鲜明的对比
————————————
之前在谷歌宣布解散stadia第一方工作室的时候不是有说小岛秀夫已经在为stadia开发游戏了么
死亡搁浅pc版收入超2300万欧元,登录pc时口碑已经翻转,与PS4首发时媒体评分的惨淡可谓是极其鲜明的对比

@qiuhongchao123 游民前阵子有新闻来着,ps版不知道,pc版发售至今创收约1.78亿人民币。

@qiuhongchao123 销量回本了,但是肯定没有达到索尼的期望。媒体评价也不好,类似往日不再。毕竟嘛,索尼资瓷岛哥哥也是期望他能出个爆款之类的吧。

@zyzabb 他眼里只有钱罢了,任何不赚钱的都要抛弃。就像古剑3,开发成本2000万,销量130W多点,虽然是回本赚钱了,但是和网游还有手游比,回报率太低。同样投2000万,做单机只赚500W,做网游可以赚5千万,做手游可以赚1亿,那么肯定去做手游啊。所以古剑的单机组也就没投资了,制作人都离职了。

小岛做ds前是不是没和sie讲自己做的是个啥类型的游戏啊,sie那班白皮虽然扣但是又不傻,早说了肯定不会投了那么多宣传资源。小岛拍预告故作玄虚搞得大家都以为是个能比肩合金装备的大作,sie宣传明显也是往这方向靠。早早说了这啥类型的话,大家心里都有个预期,开始媒体评分也不会这样


@luanwu1997 2300万欧元那是pc发行商505的收入吧,感觉索尼投资这种拿公费追星的摸鱼达人注定被坑的。和把游戏变美剧+游戏的量子破碎有的一比,前面狂吹独占,发售前说跨平台,最后游戏拉跨。感觉和把经费浪费在了真人演员上有很大关系。

@dear_root 根本原因还是销量,管你公款追星什么的,你游戏能像地平线、蜘蛛侠单平台卖个1000万什么事都没有

我比较好奇的是:一条/一组传言出来时候,不是应该走个 先讨论传言真假、合理性→当达成“嗯,这是真的”的共识→再讨论背后的原因、后果、影响→鼓掌的鼓掌、骂娘的骂娘啥的 的流程么?
为啥现在(不限于这条)看起来就像“凡是传言必为真,让我们跳过真假的讨论,直接开始鼓掌 or 骂娘吧”
为啥现在(不限于这条)看起来就像“凡是传言必为真,让我们跳过真假的讨论,直接开始鼓掌 or 骂娘吧”


@lone-wolf2099 拿钱不干正事,还想有高销量,只有某些知名大作的续作才能做到


@jinye_miyu 脑补完再自我感动就完事了


@dear_root 也可能索尼过于高估了岛哥哥的名气。包括微软也是,微软想借岛哥哥打入日本市场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jinye_miyu 最近一直是这样的
推特随便一个几百几千粉丝的“舅舅党”发布一条传闻→国内媒体尤其是3dm游侠这种争先恐后转发→被对传闻津津乐道的玩家转发至nga、a9、p9、stcn等游戏论坛→对传闻中涉及的人物和厂商进行攻击
对于这条传闻来说,要么就是索尼断气,要么就是小岛不行,谁管你是真是假啊,我发泄了就完事

对于这条传闻来说,要么就是索尼断气,要么就是小岛不行,谁管你是真是假啊,我发泄了就完事


@yes_rpg 传闻不是售出,是授权,意思天差地别。

@luanwu1997 2300万欧元即使是净利润也不算高,即使考虑分成因素以销量来算都不过百万

vgchart中都查不到死亡搁浅销量,无论ps4还是pc,商业表现不好是事实,按照索尼现在的作风不可能继续支持一款不赚钱的游戏
顺便说一下这两天一直传闻要降权的本德,往日不在在vgchart里同样没销量,然而蜘蛛侠的20m就大大方方的高挂在上
高尔夫2销量400w已经是拉了,连对马岛都有670w,死亡搁浅和往日估计每个也就200w左右?可能还不到。但是bend不比顽皮狗,顽皮狗即使失手一两次也能继续获得资源倾斜,bend这种二线真就是一次失败等于死刑,更不用说岛组这种打工仔了
顺便说一下这两天一直传闻要降权的本德,往日不在在vgchart里同样没销量,然而蜘蛛侠的20m就大大方方的高挂在上
高尔夫2销量400w已经是拉了,连对马岛都有670w,死亡搁浅和往日估计每个也就200w左右?可能还不到。但是bend不比顽皮狗,顽皮狗即使失手一两次也能继续获得资源倾斜,bend这种二线真就是一次失败等于死刑,更不用说岛组这种打工仔了

@yoga0196 这个传闻不是已经作废了么?原爆料人给出的微软官宣的具体时间段已经超时

@luanwu1997 原来如此,我只看了国内的转发,看来原推可信度相当低


@conansherlock 占卜网在2019年年初更改了统计方法 放弃了自己占卜实体版销量数据的方式转而采取引用数据的方式 虽然2019年以前发售的很多老游戏依然还是使用自己占卜的实体版销量数据 但是19年以后新发售的游戏没有一个是使用的自己占卜的数据 往日不再和死亡搁浅就是19年之后发售的游戏但因为没有可以引用的数据来源所以在占卜网上当然就查不到销量了

@conansherlock gamstat截止11月19日死亡搁浅有380W,乐观估计300W,往日不再900W,考虑到19号后就不计算了,再怎么不乐观400W销量肯定打底的

@lucherchu ?
这不是写着Total player count吗?而且网站logo下面就有一句players≠sales
所以游玩总数380w的死亡搁浅销量自然也不会有这么高,我认为我估算死亡搁浅200w是合理的,往日不再或许稍高但是400w大概也就顶天了而不是打底。
本德是不是真的被索尼放弃了,在它的下一款游戏推出之前我不敢保证,但是如果往日不在销量真的能400万打底我认为索尼是不会放弃bend的。
你可以搜搜其他游戏对比一下就知道玩家数量和销量差别太大基本没什么参考性,gta5,ps4+3总计1.4e,战神24m,蜘蛛侠30m,是远超它们实际销量的
@linhanzi9501 我知道vgchart目前的统计方式,我想说的意思是vgchart之所以没有统计往日不在和死亡搁浅是因为索尼并没有公布过这俩销量(或者可能公布过我没在网上注意到),而索尼会公布销量的必然是那些能赚钱的比如榜首的蜘蛛侠,甚至是对马岛
这不是写着Total player count吗?而且网站logo下面就有一句players≠sales
所以游玩总数380w的死亡搁浅销量自然也不会有这么高,我认为我估算死亡搁浅200w是合理的,往日不再或许稍高但是400w大概也就顶天了而不是打底。
本德是不是真的被索尼放弃了,在它的下一款游戏推出之前我不敢保证,但是如果往日不在销量真的能400万打底我认为索尼是不会放弃bend的。
你可以搜搜其他游戏对比一下就知道玩家数量和销量差别太大基本没什么参考性,gta5,ps4+3总计1.4e,战神24m,蜘蛛侠30m,是远超它们实际销量的
@linhanzi9501 我知道vgchart目前的统计方式,我想说的意思是vgchart之所以没有统计往日不在和死亡搁浅是因为索尼并没有公布过这俩销量(或者可能公布过我没在网上注意到),而索尼会公布销量的必然是那些能赚钱的比如榜首的蜘蛛侠,甚至是对马岛

现在的索尼就是对单机游戏以手游运营模式运营着
想着短期内尽可能压榨IP
游戏行业如果以纯粹商业及工业化产品去做,是没有未来的
游戏模式最后只会千篇一律,因为没有厂商愿意去冒险创新新的玩法,尝试新的题材,打造新的IP
股东们催业绩,高管执行者股东们的意志,而不是去忽悠,曲线做游戏
圣歌、2077这种不良半成品不会是最后一个
想着短期内尽可能压榨IP
游戏行业如果以纯粹商业及工业化产品去做,是没有未来的
游戏模式最后只会千篇一律,因为没有厂商愿意去冒险创新新的玩法,尝试新的题材,打造新的IP
股东们催业绩,高管执行者股东们的意志,而不是去忽悠,曲线做游戏
圣歌、2077这种不良半成品不会是最后一个

@jinye_miyu 我必须顶你一波。这种讨论我从不参与的原因

@lone-wolf2099 的确资本都是逐利的

@azine_bo 对投资人来说资本就是第一位。你拿自己的钱去做游戏,销量多少赚多少钱没人管你。但是你用的投资者的钱,人家肯定看回报嘛。回报多下次肯定继续投你,回报少就不投你了。

p9真好,谁云谁玩了多少,点一下就能看出来。有时候我就真心不懂,这也不是炒股,不玩这游戏还凑什么热闹。甭什么对马岛蜘蛛销量不销量了,都是老玩家了舔图还没腻?他卖一亿飘十亿的这也改变不了舔着没味。我就是个玩家,就想玩新颖的游戏,也没买谁家股票,索尼你放弃小岛我就觉得你是SB,就这么简单。
回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