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5 温度测试
Gamers Nexus 通过温度传感器测试了 PS5 在运行游戏时候的问题,因为没有完全拆解机器,传感器探头是放在尽量接近目标的位置,也就是实际温度会更高。
图中大部分部件温度相对正常,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底部显存表面温度(别拿 5700xt 来杠,软件回报的是 junction 温度,正常上限是 105℃),最高达到了 94℃,并且视频中提到因为探头位置问题,实际温度要高上 5-10℃,有可能是显存如此高温导致显示花屏现象。4000s 后是退出游戏的状态,显存温度稳定在超过60℃,仍然非常高。
图中红色圈出的是显存散热,仅仅通过相比于显存颗粒非常小块导热垫接触铝制(疑似钢,有磁性)金属外壳,对比 PCB 上的显存颗粒可以看到接触也是十分不充分的,显然无法进行有效散热。另外绿色部分是内置 SSD 的散热方案,可以看到是和显存类似的。另外上面提到的 90℃ 的显存位于图中右下角有一个线连过去的位置,根据后面的分析应该这一边的 4 颗显存颗粒都有相似的高温。
一句话概括就是设计原因显存颗粒和散热垫接触不充分,温度问题可能导致花屏
转自S1 thread-1973848-1-1.html
明天五公主终于要到了,首发究竟有多白鼠试了才知道
Gamers Nexus 通过温度传感器测试了 PS5 在运行游戏时候的问题,因为没有完全拆解机器,传感器探头是放在尽量接近目标的位置,也就是实际温度会更高。
图中大部分部件温度相对正常,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底部显存表面温度(别拿 5700xt 来杠,软件回报的是 junction 温度,正常上限是 105℃),最高达到了 94℃,并且视频中提到因为探头位置问题,实际温度要高上 5-10℃,有可能是显存如此高温导致显示花屏现象。4000s 后是退出游戏的状态,显存温度稳定在超过60℃,仍然非常高。
图中红色圈出的是显存散热,仅仅通过相比于显存颗粒非常小块导热垫接触铝制(疑似钢,有磁性)金属外壳,对比 PCB 上的显存颗粒可以看到接触也是十分不充分的,显然无法进行有效散热。另外绿色部分是内置 SSD 的散热方案,可以看到是和显存类似的。另外上面提到的 90℃ 的显存位于图中右下角有一个线连过去的位置,根据后面的分析应该这一边的 4 颗显存颗粒都有相似的高温。
一句话概括就是设计原因显存颗粒和散热垫接触不充分,温度问题可能导致花屏
转自S1 thread-1973848-1-1.html
明天五公主终于要到了,首发究竟有多白鼠试了才知道
评论
回头看了一遍拆解,光驱版的显存上面这块均热板上面是光驱,会不会不带光驱的数字版散热性能反而会好一点,数字版也方便改造风衣加风扇直吹
@cunhanjp 严格来说还是比ps4好的,ps4里面的显存都没做散热措施,和均热板不接触的,ps5里面至少有凹槽和硅脂
@cunhanjp 严格来说还是比ps4好的,ps4里面的显存都没做散热措施,和均热板不接触的,ps5里面至少有凹槽和硅脂
@dw--shadow
等等党不亏。这种说大不大的问题应对方式会出小型号的改良版,比如后期发售的Pro 7400 对比早期的Pro 7000说是改善了风扇转速的问题,噪音整体低于初版
@cunhanjp @gnupg @doubleeggs
什么叫传统艺能啊
@imokyo
就拆机结果看,光驱是阻碍设计的第一要素,搞不好无光驱版魔改起来会更容易,可多少人会优先考虑无光驱版
@nathaniel_wu
是,显存颗粒也分人,说不定我的五公主娇贵回家就炸了你的耐草可以用到退役,总体来说看脸和批次。国行为了更便宜的硬件价格和保修牺牲一不止一点的易用性,才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我肯定不会推荐朋友买国行,但是没有国行市场定价权完全掌握在黄牛奸商手上,有多恶心去某宝搜一圈就是
等等党不亏。这种说大不大的问题应对方式会出小型号的改良版,比如后期发售的Pro 7400 对比早期的Pro 7000说是改善了风扇转速的问题,噪音整体低于初版
@cunhanjp @gnupg @doubleeggs
什么叫传统艺能啊
@imokyo
就拆机结果看,光驱是阻碍设计的第一要素,搞不好无光驱版魔改起来会更容易,可多少人会优先考虑无光驱版
@nathaniel_wu
是,显存颗粒也分人,说不定我的五公主娇贵回家就炸了你的耐草可以用到退役,总体来说看脸和批次。国行为了更便宜的硬件价格和保修牺牲一不止一点的易用性,才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我肯定不会推荐朋友买国行,但是没有国行市场定价权完全掌握在黄牛奸商手上,有多恶心去某宝搜一圈就是
@felixus0911 你好,有的。买无光驱是因为薄一些,没有光驱口,看起来好看。游戏只买数字版,可以提前预载,到点就玩。跟我互相绑定的基友就是这样的。说实话,买光驱版,除了少部分实体收藏爱好者,最大的意义不就是可以回血吗。
@xixiaotian 主要是原本一堆PS4盘能有归宿。
另外实体用户怎么就变成少部分了,大部分人既不是收藏爱好者也不是回血好吧。就是买实体买习惯了,特别是国外实体游戏商店的氛围。
另外实体用户怎么就变成少部分了,大部分人既不是收藏爱好者也不是回血好吧。就是买实体买习惯了,特别是国外实体游戏商店的氛围。
@callmeli 显存花屏就是高温引起的显存虚焊,跟PS3黄灯同理,下场也一样
隔壁Series X显存散热我也看了,是立体覆盖……(上左右前后5面)
隔壁Series X显存散热我也看了,是立体覆盖……(上左右前后5面)
@xixiaotian 你好,不是。买光驱版是因为习惯,不是实体收藏爱好者也不在乎回不回血,但这边买实体也方便,要不是现在疫情只能网购,每周都要去好几次店里看看碟。而且还有购买的BD、UHD BD的动画、电影可以拿来看,这样我XBOX的使命就更轻松了。
@felixus0911 我就买的是无光驱版。
@zms-bd Pro也有,Pro用的是PC显卡用的那种散热垫,而不是PS5的硅脂
当然,这两个机器都是祖传的显存散热覆盖面积小(不过PS5已经比Pro好多了)
当然,这两个机器都是祖传的显存散热覆盖面积小(不过PS5已经比Pro好多了)
@aonogoken pro那个显存就不叫散热. . .毛热量都散不出去
@zms-bd PS5显存散热设计是跟Pro一样的,无非换了导热介质以及增大了覆盖率
@aonogoken 然而ps5的风扇两面贯穿,多少能帮忙带走点热量,等于有主动散热,pro显存侧没有风扇,全靠屏蔽罩被动散热
谁知道居然会中看不中用. . . .
谁知道居然会中看不中用. . . .
@ywa1378339332 貌似挺不过这个冬天了照上面的说法,设计失效,显存颗粒过热可能脱焊也不知道是通病还是怎么样,不然这首批多少万台该怎么办
@wubs12345 我的,那补一个国内,不过分了吧?
@jinye_miyu 一看就是国外的老哥
机器刚到的时候cod17玩单机的时候,机器直接自动关机了一次。当时就有预感
但之后貌似也没有啥问题,这几天平均每天8小时左右的开机时间,也挂黑色沙漠不少时间(挂黑纱时200w的功耗,说明已经对ps5有优化了),但这也不能说明啥毕竟还没到夏天。
我更在意的是电流声(coil whine),机器刚到的时候几乎没声音,这几天声音越来越大。
但之后貌似也没有啥问题,这几天平均每天8小时左右的开机时间,也挂黑色沙漠不少时间(挂黑纱时200w的功耗,说明已经对ps5有优化了),但这也不能说明啥毕竟还没到夏天。
我更在意的是电流声(coil whine),机器刚到的时候几乎没声音,这几天声音越来越大。
@xixiaotian 哪怕是国内。我周围的普通玩家,大都是中年人,没怎么玩过steam游戏。基本都是买实体光盘或者卡带,机器也买的国行。传统观念决定还是有个光盘才舒服。玩的少,工作忙,不差这点差价,也不是很在意锁区啊DLC之类的差距。甚至盘都可能到京东买个贵的,只关心到手就能玩。
只不过不在网上说话,所以没几个人看得到。但是这类人才代表大多数主机玩家。不然斤斤计较不可能首发8000块钱还卖出去,也没人买锁区的国行了。
只不过不在网上说话,所以没几个人看得到。但是这类人才代表大多数主机玩家。不然斤斤计较不可能首发8000块钱还卖出去,也没人买锁区的国行了。
@zms-bd 方正1100型也不远了,内存温度太高夏天是个风扇暴走通病、我的老1000也是内存散热问题夏天吵死了
@syfchobits COD17是这个游戏有问题,主机平台都在出问题。
@wubs12345 请说出你的故事,我觉得我现在的问题没准可以参考参考
@wubs12345 样本差别,我周围也是年龄30几的玩家,买数字版可以直接上手,不用等。而且甚至打过特价的都不等,想玩了直接就买了,是真不在乎差价。而能买的起首发机器除了特殊需要的,那不是一般真爱。怎么可能是大多数。
@xixiaotian @caininghan @eqqeeqee @sunqifeng @hpl074nc
可能最近和人吵架太多语气有点冲,为小群发言aoe道个歉。虽然我19年开始也没买过几张实体碟,但我觉得光驱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单纯是回血收藏的问题,ps平台的数字版游戏退款制度问题太多,加上大部分人共识就是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我觉得选数字版机器当第一台还是要考虑一下
@syfchobits
你说的不会是风扇胶带松动那个事情吧,看前几天有人说了解决方案
https://bbs.nga.cn/read.php?tid=24279354&_fp=4
可能最近和人吵架太多语气有点冲,为小群发言aoe道个歉。虽然我19年开始也没买过几张实体碟,但我觉得光驱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单纯是回血收藏的问题,ps平台的数字版游戏退款制度问题太多,加上大部分人共识就是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我觉得选数字版机器当第一台还是要考虑一下
@syfchobits
你说的不会是风扇胶带松动那个事情吧,看前几天有人说了解决方案
https://bbs.nga.cn/read.php?tid=24279354&_fp=4
@xixiaotian 我没说首发8000的是大部分……而且首发也有很多原价卖的。就是说不在乎的人比较多。
而不在乎的人第一想法就是买盘(以前的机器都是买盘的),而不是到处搜索折腾外服账号。他们连机器和账号都是国服的,到哪去买非国服数字版游戏?日欧美玩家,到处都是实体店卖碟的,而且估计还想看看蓝光电影,应该也会光驱版了。
按你的说法应该大部分都是数字机器了,实际是数字机器就是卖得比光驱版少。
数字版是有需求的,我承认,不过不是大多数玩家。
而不在乎的人第一想法就是买盘(以前的机器都是买盘的),而不是到处搜索折腾外服账号。他们连机器和账号都是国服的,到哪去买非国服数字版游戏?日欧美玩家,到处都是实体店卖碟的,而且估计还想看看蓝光电影,应该也会光驱版了。
按你的说法应该大部分都是数字机器了,实际是数字机器就是卖得比光驱版少。
数字版是有需求的,我承认,不过不是大多数玩家。
@wubs12345 国服才出多久?而且我不是上面补充了一下,国内。你就算算上国外,实体版的销量也在萎缩。卖的少,那是因为产的少。首发说了那都不是一般真爱,多数硬核玩家更喜欢实体版这个是真的。大人,时代变了。
@wubs12345 我自己就是小霸王时代成长起来的,你自己查产业报告,数字版的数量就是在上升,实体版的销量就是在萎缩。
@xixiaotian 你说国服才出多久我还想说数字版普及出了多久。不管是不是萎靡,反正现状还是光驱版需求大于数字版。就好比steam也在上升不能说御三家马上就完蛋了。
现在全球数据没出来,我也没办法说服你,等到时候公布数据吧。
你的原文“买光驱版,少部分实体收藏爱好者,最大的意义不就是可以回血吗”,我只是想证明这两者之外的人才是大部分,而且都是光驱版用户,和份额变动没关系,仅此而已。
现在全球数据没出来,我也没办法说服你,等到时候公布数据吧。
你的原文“买光驱版,少部分实体收藏爱好者,最大的意义不就是可以回血吗”,我只是想证明这两者之外的人才是大部分,而且都是光驱版用户,和份额变动没关系,仅此而已。
@wubs12345 第一阶段,一定是光驱版大于数字版。如果要看数据,至少要拉长到3年。一个普通人,可以同时拥有PC,XBOX,PS,Switch,一般人会同时买一个光驱版一个数字版?而且我否定你的大多数,不是代表,我对光盘版有什么偏见,因为我入,我也是买光盘版。我自己就是实体版的爱好者。
@xixiaotian 如果光驱版真是“少数实体收藏爱好者+大多数二手回血”,厂商早就不出光驱版和实体游戏了。因为这意味着卖实体版游戏能赚的钱可能还不到数字版的一半(倒手一次,以及生产、宣传、运输、销售费用),还不如数字版打个半价省心。
这说法就和买数字版不正常一样极端。
这说法就和买数字版不正常一样极端。
@felixus0911 没有指责你的意思哈,就是说我的朋友更喜欢无光驱的外观,要入无光驱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switch和PS4全都是入的数字版游戏,因为换盘太麻烦了。我自己不同,我是认同你的观点的,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如果没有身体版,厂家就可以肆意抬价,对玩家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wubs12345 我不辩了,我们三年后见。
@wubs12345 就是导热硅胶. . .搜液态导热硅胶就能搜到,只不过不是常用的薄片型,而是调整过配方,提升可塑性和导热性能,让涂抹形状不受限但又不会流走的那种,据说不会干,实际上不含纤维层的普通导热硅胶也有这种特性,都很柔软,只不过一般不会拿手去塑形,因为芯片和散热表面都是平的,又不需要且不能贴太厚
@zms-bd 我买了一管据说是华硕玩家国度电脑专用的,回来先看看情况,然后有机会给装上。不然等哪天烧坏了烧脱焊了就太坑爹了。
@aicexhy 消息真伪还有待后续时间的验证,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因为pro就有这个问题. . .对比初版的表现和后续的改款就知道. . .虽然pro表现出来的只是噪音异常. . .按道理来说问题这个是不应该的. . .但导热垫是真的小. . .
话说我怎么记得官方拆机显存和固态颗粒用的是那种带粘性的硅脂/液态导热硅胶,而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导热硅胶导热的?是我记错了?
再仔细看了眼图片,颗粒表面有残留,多半用的不是普通的导热硅胶,虽然面积不大但导热性能应该不会太差吧. . .问题来源可能不是这里. . .具体还是等待更多的测试吧
话说我怎么记得官方拆机显存和固态颗粒用的是那种带粘性的硅脂/液态导热硅胶,而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导热硅胶导热的?是我记错了?
再仔细看了眼图片,颗粒表面有残留,多半用的不是普通的导热硅胶,虽然面积不大但导热性能应该不会太差吧. . .问题来源可能不是这里. . .具体还是等待更多的测试吧
回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