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入这个坑非常晚,虽然早就知道驾驶俱乐部(简称DC)的大名,但由于楼主是PC+拟真驾驶党,且只有一块G27无法用于PS4,所以一直持观望态度。直到今年8月1日去Chinajoy首次尝试了G29+DC的组合,发现虽然DC是个偏向娱乐的游戏,但游戏整体感觉非常棒,拟真类玩家也可以迎接不错的挑战。因此从Chinajoy回来,就下了DC会员版先用手柄试玩,确认用手柄也可以体验到乐趣后,就把游戏本体+季票入了。
从8月6日到今天(8月30日),完成度已经97%,只差本体中一个纯刷的奖杯。如果算上这中间有10天外出旅游,只花了15天来玩。对我来说,这游戏的奖杯难度并不算高,长期的拟真赛车游戏经验和卡丁车经验让上手非常迅速,只要熟悉赛道,就基本可以逐个攻破了。把19个DLC的星星打完,基本就可以自然达到这个完成度了。
下面说说我对游戏的想法和一些体会,欢迎讨论。
【基本】
驾驶俱乐部的开发者可以骄傲地说“比我严肃的没我好看,比我好看的没我严肃”,比较现在PS4上的其他竞速游戏,这句话是没什么问题的,大量的光影细节、赛道环境、炫酷动态天气都体现了开发者的诚意,而无法任性驾驶的设定也让游戏与NFS之流划清界限。基本的赛车原则还是要遵守的,否则秒秒钟被抛开。
我见过太多的DC玩家上来就像NFS一样驾驶,或者发现行不通后也对如何玩好毫无头绪。对于这些赛车运动的新人玩家,我推荐先仔细看看这个帖子。了解赛车运动的最基本原则,对玩任何的竞速游戏都会有所帮助。如果有兴趣和条件,去开开100码的卡丁车也会对赛车的感觉有个更直接的理解。
再提一句,DC大多数赛事是在抓地力充分的赛道上进行,如果想要速度和成绩,就不要玩抓地力不足情况下专用的漂移跑法。
另外,游戏的帧率锁定30帧,这一点比较不爽,赛车运动是电光火石的运动,需要车手或玩家都具有敏捷反应的能力,30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玩家的反应速度。60帧是我在PC上玩赛车游戏时的必备条件。
游戏的声效也非常赞,车子的声音、风声、雨声、车内声,都非常到位。
游戏内建的俱乐部系统和挑战系统把赛车的娱乐度发挥到了极致,个人和俱乐部互发挑战是件非常容易且有成就感的事情,是我玩过的赛车游戏里社交系统最方便的。
可以说,DC如果能把帧数提升到60帧,加入拟真驾驶辅助开关,就可以成为一个极致优秀的赛车类游戏。
【设备】
我是用手柄来玩的,可以很有底气地说,这游戏用手柄也可以玩得很好,虽然想在多人中跑赢用方向盘的玩家并不容易,但用来完成100%奖杯是绰绰有余了。
在Chinajoy用G29试玩时,对于驾驶方面的感受,是G29的刹车确实得到了极大提升,成为了非线性踏板,与真实车辆无异。但其他方面与G27并无明显区别。对PS4玩家来说,性价比最高的就是这个了。对PC玩家来说,G27仍然是性价比之王。
【赛车、辅助、物理】
由于没有力回馈,用手柄很难对赛车的物理细节有更直观的感受,对赛车的抓地力极限也不会有感知。不过游戏对手柄优化不错,可以不用太多考虑这些事情。
游戏自带的辅助有:完全的ABS(防抱死系统),较高的TC(牵引力控制),较高的SC(稳定性控制)。这样的辅助级别使玩家完全可以边踩死刹车边猛打方向,达到最完美的入弯速度;而在油门控制上则需要花一点精力,对扭力大的超跑来说更是如此。
游戏的物理充分考虑了可玩性,地势的高低起伏会对抓地力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不同材质地面的感觉也十分不同。但雨天、雪天造成的麻烦明显小于拟真类的游戏,要知道下大雨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出弯地板油、入弯踩死刹车的,但在DC中可以轻易做到。
【视角】
对于DC这种非拟真的游戏,个人选择是竞速赛用引擎盖视角,漂移赛用追尾视角。
引擎盖视角比追尾视角最大的优点在于镜头方向与车子方向是时刻一致的。追尾视角虽然视野更开阔,但两个方向会有显著时间差,影响判断,这个问题在漂移赛中几乎不存在,因为漂移本身就是要打车头指向和行进方向有差别的牌,这个视角并不会造成困扰。
顺带提一句,对于严肃向的拟真游戏,任何赛事的最好选择就是车内视角,并使用一块超宽屏幕或直接拼三屏。这也是我主要在PC上玩的原因。
【AI】
DC的AI整体上遵循一个规则:你快我快,你慢我慢。在大多数赛事中,哪怕你跑得再快,也会有至少一辆赛车不远不近地跟着你,所以压力时刻存在。反过来,如果你有个大失误,所有AI的速度都会马上变慢,可以很轻松地追近并超越。
AI的驾驶风格比较符合游戏的属性,既不会主动冲撞,但也不会惧怕争夺赛车线,老实说AI的守线很不错,想完全无碰撞超越还是有难度的。
在部分赛道的某些弯角中,AI的速度会出奇地慢,这就像是给玩家的福利,可以轻松实现追近或超越。
【赛事和DLC】
赛事整体难度并不大,漂移赛也无需保持不撞墙,难度更是大大降低。大多数DLC我都是1-1.5个小时全星,每天基本都可以收获10个奖杯。所以进度推进得非常快。
奖杯所需的星星是每场赛事中的目标,出现在屏幕左下。最快速的奖杯获得方法自然是在一次驾驶中获得所有星星,但如果你有困难,一个个单独完成也是可以的。
在这里我单独提几个给我造成了较大麻烦的赛事,并且分享一点心得。
1、Torque DLC 中的“原子理论”(Atomic Theory)记时赛事
这是我在100%路上遇到的最大难题没有之一。由于buggy车的抓地力本身就很匮乏,加上车辆的调教非常容易导致转向过度,让这个充满了各种急刹、慢速弯和中速弯转换的赛事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噩梦。
比较方便的办法,是合理利用抓地力低的情况,多使用漂移跑法,这在熟悉了赛车特性后还算是个不错的招数。
这里放段来自cobray-gxy888的指引,希望帮到大家。
说是邪道 其实也就4个地方要注意 视频戳我
三星时间要求:1分18秒5 视频完成时间:1分18秒11(不完美的视频请见谅)
①、开局时第一个左转弯道不要减速 按住加速别放!全速往左前方冲过去 撞墙 然后会判定转弯犯规 会被强制减速 同时会被自动矫正方向 这样比自己减速转弯效率高多了 而且减速后不容易打滑 这个时候自己的车身身位领先第一名星星车手大概2个车身
②、接着第一步被矫正方向之后 这里是最重要的一步!眼前是第一个S形弯道!因为车子抓地力差+下雨的关系 所以速度一定要慢 稍微按一点点加速 带点刹车慢慢通过S形弯道 我建议最保险的就是慢慢减速过去 走最短距离过弯道(漂移容易出事)
③、在第二个小S形弯道这里有两个方法 推荐方法:提早减速 然后完美过弯
还有个邪道方法 视频里没录 就是直接撞右侧墙(石头)硬生生往左侧带减速过 这个比较看RP(主要是看撞击位置 位置好可以高速过弯 但是风险高)
④、最后个弯道右转转弯转的好也可以拉开很大的距离(视频录制的时候没转好 导致最终完成时间不算很棒 只比第一名星星快了0.3几秒 我第一次成功的时候快了整整1秒多)
P.S.终点前那个算是S形弯道?在我眼里跟直线没什么两样 除非开300KM以上的超跑在这里可能会打滑 200KM+的车子能打滑算你路道粗
视频失误地方有两处:①、第一个S形弯道在矫正方向后 稍微漂移过度了 ②、最后个右转的弯道转弯时机和出弯加速不完美
2、Elements DLC 中的“毒液速度激情赛2”(Venom Hot Lap 2)计时赛事
这是我在买游戏前就听朋友提过的“超难度赛事”,体验后感觉的确很难,轩尼诗毒液这车子的变态扭力被表现得很到位。但对我个人而言,造成的麻烦不如上面提到的那个。想达到三星,更多在于对油门的温柔控制和对刹车点、转向点的寻找、记忆和掌握。虽然是雨夜,但视野上造成的麻烦还赶不上下面这个。
3、Elements DLC 中的“冠军奖杯赛”(Elements Trophy)第三场竞速赛事
这是目前19个DLC中,视野最为恐怖的一场。从傍晚的小雪天气逐渐过渡到午夜的暴雪,从第3圈开始,满屏除了雪花就基本很难看到赛道本身了,再加上超跑的速度,想好好跑在赛车线上变成了很奢侈的事情。幸好这不是计时赛,可以利用合理的冲撞和阻挡来达到目标。
自己玩的,录了个像,没玩过的可以看看后两圈的恐怖视野。
4、Apex DLC 中的一场漂移赛事(忘记具体名字了)
同样是buggy车,同样是抓地力不足,再加上雨天、较高的分数要求,足足花了我半个小时才三星。
【奖杯】
万万没想到,虽然顺利完成了19个DLC和绝大部分奖杯,但最后“登峰造极”这个奖杯依然要耗费我通常全星2个DLC的时长来靠“刷”来获得,实在不是很好的体验。
由于这个奖杯需要游戏、游戏模式、车辆、赛事4个种类的荣誉中都至少有一项达到满级(实际就是6级),而在我刷完1035颗星星时,只有“车辆”中有个达到满级,“游戏”“赛事”中各有一个快要满级问题也不大,但“游戏模式”中,竞速赛最高,4级过半(大致需要180场左右),其他模式均只有2级多(需要将近400场),这大概跟DLC中竞速赛数量确实较多有关。
后来结合自己的尝试和各处找到的信息,最快的刷法就是漂移赛中印度第二条赛道,15秒即可一场,加上结算、过场等,一局21秒。但我漂移赛落下太多了,还是决定从竞速赛中找方法。
加拿大倒数第二条竞速赛道,用简单AI、1辆敌车设定,用轩尼诗毒液GT一圈下来,平均43-44秒,加上结算、过场等,一局50秒。最后就凭这个刷到6级。其实算下来,跟用漂移赛刷的时间也差不多。
感谢阅读。欢迎指出问题或讨论。
【edit 20150831】增加“视角”一节内容。
【edit 20150901】100%奖杯达成。引用网友提供的DLC难点心得;新增“奖杯”一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