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88号机因」的所有评论
@joeriland 同意,再加一条就更好了,踩TBT吹野村的还是消停点吧,再说点理由,ff15被喷的主要原因销售,不是开发
xddd7932 2018-11-09 20:59修改
@xddd7932 其实这个事情太好懂了,野村,TBT,SE三方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但某些人单把TBT拉出来说他尽力了,他是背锅侠就有点睿智了。他要真这么厉害,怎么没成吉田2.0呢。
joeriland 2018-11-09 21:00
@xddd7932 
反正之前海外论坛曝出的说法就是田畑端自己抢来的。那个时候FF15甚至还没发售。是直接喷田畑端在抹除野村痕迹的做法。

2013年E3才更名成ff15,那时候和田都不是社长了,那时候野村还是制作人。几个月之后才换成他。vg这篇这种说法更像是根据田畑端一面之词的美化。

田畑端这人什么样,还用云?FF15做成什么样,他这人前后言行如何,这些有点分析能力的人会看不出来?

FF15做成这样的半成品,要赶工期的SE自然是最大责任,肯定不能全算在田畑端头上。

你这篇文章里都特地列举了,刚换导演的时候满口说要保留野村的蓝图,半年后就翻脸,这种德行,还不能被批了?

野村的FF15不是开放世界,田畑端强行要改成开放世界,因为他觉得欧美大作都是开放世界,要学习欧美,还把野村的剧本废了,觉得自己要做超越系列以往的作品,甚至还吹嘘剧情要看齐TLS,结果最后不伦不类这责任这锅不是他接还能是谁接?

我们玩家还不能说话了,那媒体的确发话过的,ign之前就直接批田畑端撒谎,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问题。
rin-yuzuriha 2018-11-09 21:06
@joeriland 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位背锅侠,商业上很好理解的一件事,不赚钱,砍掉,何况亏了这么多。至于se的内幕,谁是英雄谁是狗熊,我们怎么会知道呢?吉田只有一位,不是每个游戏都是吉田+ff14,这叫幸存者逻辑(每次打架有人身亡,活下来的人都说是死者先动的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打架先出手100%会死),这是没道理的。ff15已死,不管谁说是什么原因,只要不是亲历者,谁又能证明呢?
xddd7932 2018-11-09 21:11修改
@whatthetruth @joeriland @xddd7932 @yesxin 看了下日本网友分析,在第一个季票以及免费更新后,FF15确实获得了一定口碑回暖
其实FF15这个项目从始至终就存在很多不可逆转的负面因素,拿出来年复一年做文章就是自己惹事
正如日本人分析的,如果当时结束了这个IP项目也就没事了,他们团队可以安心准备下个IP游戏

特別損失は今回のように将来発売して回収予定だったのが中止になった場合に発生します。


说白了特别损失就是最恶劣的财政损失赤字,不属于经营规划当中的(不可控的突然亏损)
原本的项目突然被迫中止(但已有的费用无法回本)这里有可能是指FF15第二个季票,也可能是新项目FF一式

文章中提到,最终幻想12、最终幻想13分别开发费用约为50亿日元,所以半年时间亏损37亿日元金额非常庞大
考虑到最终幻想15在宣传和电影动画等方面的开发成本估计为100亿日元,其中已经有DLC方面的经费考虑
这笔开发费用已经通过今年9月发布的FF15累计销售810w套游戏回本,那么这笔37亿赤字很可能是引擎研发费用

不过我觉得SE在这方面没有细说深究,同时FF15的第二个季票还保留了一个DLC继续研发准备上架销售
说明这笔特别损失中也可能包含已经流产的第二个季票的经费,当然是否包含田畑端其他项目不清楚了

先来介绍下SQUARE的最终幻想曾经两个重大亏损历史(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电影、最终幻想11网游)

2001年7月13日 电影上映 最终幻想 灵魂深处(成本1.5亿美金,票房3020万,SE亏损165亿日元)
2002年5月16日 PS2 最终幻想11 网游上线(发售当年连续数亿亏损,当时SQUARE社长武市智行引咎辞职
最终幻想之父坂口博信引咎辞职、2001年和田洋一担当新社长、2003年4月1日SQUARE ENIX合并成立新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SE在2013年3月时候公司出现过一笔高达100亿日元的特别损失,那这笔亏损又是什么造成的

2009年 6月 最终幻想14 1.0正式发布(最终幻想11之后SE第二款独占游戏主机的在线游戏)
2010年 最终幻想14 1.0上线(造成恶劣负面评价很快回炉)
2012年7月27日 最终幻想14 2.0正式发布宣传片
2013年8月27日 最终幻想14 2.0回炉后正式开服

2006年6月 最终幻想 13V 宣传影像E3上发布(野村哲也负责)
2013年5月 最终幻想 13V 正式变更为 最终幻想15(田畑端接手)

同时也要注意下
2010年 1月9月 PSP 王国之心 梦中降生(野村哲也)
2012年 3月29日 3DS 王国之心 梦中陨落(野村哲也)

2010年12月22日 PSP 寄生前夜 第三次生日(田畑端)
2011年10月27日 PSP 最终幻想 零式 (田畑端)

2011年12月15日 PS3 最终幻想13-2(北濑佳范)
2013年11月21日 PS3 最终幻想13 雷霆归来(北濑佳范)

2012年08月02日 Wii 勇者斗恶龙10(网游,堀井雄二、齐藤阳介)

2012年4月9日 ios 扩散性的百万亚瑟王(手游,岩野弘明)

这就是2013年当时SE特别亏损100亿前后,各大主要部门的项目情况
最终幻想13v基本处于停工状态,为了给最终幻想14救场2010年开始许多部门参与了FF14 2.0项目
但是当时无论野村哲也或者吉田直树都没有引咎辞职(100亿亏损引咎辞职的是当时的社长和田洋一)
这笔巨额亏损极有可能是最终幻想14的二次回炉带来的大量资金浪费
但也有可能是当时着手研发最终幻想13v和王国之心3的野村哲也,不得不终止自己的项目赶去救场的后果

后来野村哲也一边救场FF14网游,两年之内还成功给王国之心续了命,开发了两款掌机游戏
同期的田畑端当时FF13V跟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他也在同期给SE两大IP续命,开发了两个掌机游戏
另一方面手游部门在做扩散性百万亚瑟王,PS3部门的北濑佳范再继续搞最终幻想13的姐妹篇
勇者斗恶龙那边自己一组人玩的风生水起,算是SE各大部门项目里最稳步发展的作品了

2013年股票社长离职前夕有意启动最终幻想15,据田畑端所说是和田洋一致电寻求他接手FF13v的
从时间节点上看,当时只有田畑端完成了FF零式的项目比较空闲,但是距离王国之心3发售还有5年时间
今天来看无论是哪一方独揽大权,哪一边是否项目甩锅,都与罪魁祸首和田洋一有一定关系
结果显而易见,田畑端没有拿捏好交付给他的最终幻想15、野村哲也又拖了5年才勉强完成王国之心3
到是当年被他们救场的最终幻想14 2.0大获成功,DQ部门与手游部分稳步发展(北濑佳范升职高管)

SE每一次重大亏损都需要有人买单,也许田畑端的辞职并非是最终幻想15的品质问题(毕竟810w销量)
如果要说他是背锅的,那这回37亿特别亏损的责任明显是由他来背负的,这可比5年前走马上任的担子沉重
最终幻想15诞生于前任社长和田洋一时期,也许是他网游手游项目之余很少见的单机项目决策
SQUARE ENIX今天这个局面各方面都跟和田洋一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位带领SE走向氪金盈利新世界的好社长,临走前还为我们挖了这么大的一个坑(实在是惊喜
hnymou 2018-11-09 22:50修改
@xddd7932 每个人角度不同吧,我到现在对他的印象都一般。刚发售XV被狂骂的时候,说他是背锅侠,我同意。但XV修补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还说他只是个背锅的就有点牵强了。
joeriland 2018-11-09 21:17修改
@yayuri1213 我ff通了2,5,6,10,15,怎么想都有资格在ff帖子底下评论只是我第一次见过唯销量论的小学生逻辑忍不住能让我乐呵一年,原来cod才是游戏史上宇宙第一神作
yesxin 2018-11-09 21:30
露娜 R.I.P
osu-nightmare 2018-11-09 21:35
@rin-yuzuriha 你要这么看,我也掰不回来,总之人也走了,我还是感谢田畑端带来ff15,毕竟我玩的还挺开心,你说的这么多,听起来好像和田畑端有啥深仇大恨似的,我喜欢ff15,所以对他有一定好感,这我不否认。至于你说ff15做的差,那我不觉得。ff15是不够好,但不是差,玩家集中喷的是销售(dlc剧情),还是本身游戏质量,你得搞清楚啊。你说的这些让我想起了 @hnymou 说的日本的制作人模式,一个人能左右一个3a游戏的所有状况,我相信在现在是不可能的,你分析能力这么强应该能看出来。一个决策仅有田畑端一个人做出?开会没人发言?田畑端说老子要把剧情当dlc卖就没人阻止?怎么可能!你要这么想只能说你没工作过,他周围的人肯定也是通过的。vg这篇的是一面之词,那ign的那篇也可能是一面之词,你为啥要信呢?
xddd7932 2018-11-09 21:55修改
@xddd7932 可算整理完了,将因主提供的日本网友分析数据,结合那几年SE开发的几大重要项目
回到2013年,最终幻想14重生回炉,SE亏损100亿日元,社长和田洋一引咎辞职,田畑端接手最终幻想15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来看,今天最终幻想15的很多问题与当时的情况有着直接联系
hnymou 2018-11-09 22:20修改
@hnymou 翻译整理辛苦了,直接看日文还是有点吃力。赞同因主结论,三方都有责任。没想到se一直亏了这么多钱啊
xddd7932 2018-11-09 22:26
@xddd7932 这里面有我自己的理解惨杂其中,主要还是去对比下2010年~2013年SE的项目情况很有意思

我继续看了下面几行,日本网友也很纳闷这37亿是怎么亏损的,毕竟810w销量的FF15应该能回本300亿
另外还提到他猜测田畑端有可能因为被迫取消而主动辞职了(他自己主动放弃,或者公司要求的不清楚)
其实从这几年看他的性格,不像马场英雄那样不顾品牌声誉胡言乱语的,田畑端一直都在给最终幻想15造势
他太拿宣传言辞来忽悠玩家购买游戏,到了游戏品质方面的话题他总是模棱两可的回答(到后来才承认不足)

幸亏第二个季票没有在最近上架,不然这波退款就真的非常难看了。
日本网友也提到被终止的DLC基本上不会再研发了。我觉得毕竟最终幻想15的主要大局都在田畑端掌控
现在他走了,SE为了弥补声誉与赤字损失继续将尚未做完的第一个DLC完成推出(卖好了兴许能弥补一半亏损)
hnymou 2018-11-09 22:37修改
@shadow-wyc 然而,中国游戏总量控制,而且现在也不允许绿色通道了,《不朽》这个游戏版号都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时候大陆上不了架网易和暴雪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badxiaoyu 2018-11-09 22:44
@hnymou 明年FF15还出最终实体版么?还是就皇家版+数字DLC最终形态了
badxiaoyu 2018-11-09 22:45
@hnymou 毕竟没有几个知名制作人能像田畑端这样走的这么难看,他的出走不管是主动或是公司要求,都暴露除了公司内部的不和。事已至此还是希望这件事的相关者以后都能开发好游戏吧,se这么多手游咋还是赤字,其他主机游戏卖的应该也不太差吧,怎么连本都赚不回来,这开发管理也太神秘了吧
xddd7932 2018-11-09 22:47
@xddd7932 我整理了SE合并前的两大黑历史,反正还是跟最终幻想与股票经纪人社长有直接联系

2001年7月13日 电影上映 最终幻想 灵魂深处(成本1.5亿美金,票房3020万,SE亏损165亿日元)
2002年5月16日 PS2 最终幻想11 网游上线(发售当年连续数亿亏损,当时SQUARE社长武市智行引咎辞职
最终幻想之父坂口博信引咎辞职、2001年和田洋一担当新社长、2003年4月1日SQUARE ENIX合并成立新公司)

这么倒腾看,最终幻想15问题真正的锅还是应该小胡子坂口博信来背
自打2000年他带领SQUARE拍那个“18年后看起来CG效果依旧很吊”的动画电影,最终幻想和SQUARE就没好受过
hnymou 2018-11-09 22:57修改
@xddd7932 
欧美有张图,喜欢历代的是什么人。喜欢FF15的人特征是“包容心很强,有优点就能忍受大部分缺点”

深仇大恨谈不上,这人人品不行外加砸牌子,那就惹人讨厌了。
如果FF15不叫FF15,叫沙迦叫圣剑传说,那大家都会宽容的多。很可惜他挂了FF正统续作的名号。

决策当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但是这种馊主意能通过,他这不背锅谁背?

再重复一次,这人人品不行。

接手时说会照搬野村蓝图,几个月后又变卦,最后成品支离破碎。
在访谈里疯狂anti野村原团队,彷佛自己救世主。
明明是游戏没做完不得不延期,竟然编了个“为了那些网络不好的玩家,把首日补丁加进游戏里”,结果首日补丁7.2G。
发售前给FF15打满分,发售后又开始吐苦水哪儿不行哪儿不行。

ign那篇喷他的文章,是直接拿现实情况对着他之前吹过的牛说过的谎话打脸。
rin-yuzuriha 2018-11-09 22:52
@xddd7932 我觉得看完自己找来SQUARE的亏损黑历史,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和田洋一与ENIX
可能SQUARE早就在15年前已经彻底消失了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们也不会先找SONY抛售股票,又甘心被曾经的敌对公司吞并
如果要颁发全球最惨游戏公司,肯定找不出来比SQUARE更惨的第二家(Konami那是自己放弃不算)
所以回到今天看,我们可以在这15年间玩到更多SQUARE的游戏作品是很不容易的
hnymou 2018-11-09 23:06
@hnymou 37亿属于特别损失,这个名称是项目取消的时候才会算的总帐,不一定是上个季度的东西,也不一定只是取消的那三个角色DLC造成的,而且这个是Luminous亏的,国外很多人推测除了那三个角色DLC外还取消了一个和FF15无关的大项目。
shadow-wyc 2018-11-09 23:25
@xddd7932 另外我觉得日本或者亚洲的创意文化公司是十分注重管理决策层的,尤其当公司将职责权利指派给某几个人
所以想指望员工座谈会议大刀阔斧中途修改是不可能的,最终幻想15在2013年时候肯定有明确的主体方向
虽然很多细节在发售前夕一直都在调整,但某些关键事项不是靠小会议可以随便推翻修改的

我认为首先最终幻想15从13V变15立项开始整体的游戏框架已经有了,毕竟负责脚本的需要第一时间拿出完整方案
但是包括前期较为空洞的大地图探索,中期缺乏情感过渡的剧情发展,关于女主角的转折点,诡异的第13章
还有后面的结局表现,隐藏迷宫烘托的世界观,甚至最初的电影和动画都进行过很多调整(从而导致节奏和逻辑混乱)

三个追加DLC方面我觉得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打算,最终幻想15的日版售价高达9504日元
而且SE一贯喜欢拆分作品而不是依赖剧情DLC补完游戏,最有可能的是最终幻想15后的口碑(不是销量)问题
导致田畑端需要设法去补救,但对于如何拿捏开放式剧情DLC他并不擅长(其他3A游戏也很少能将剧情DLC做好的)
毕竟纵观SE的核心游戏品牌,最终幻想15可以说是30年以来最为另类的作品
出于任何层面的考虑仅凭一个本篇是无法担当起最终幻想的价值,更何况近年来推出季票已经获得玩家的广泛认可了

总之就是SE不会简单的放手让田畑端一个人负责,但项目的把控权限肯定是交给他和脚本团队方面了
SE的问题也暴露出老生常谈的部门独立运作孤立情况,这点在SONY平井一夫时期就进行了整合
如果最终幻想15请来野村哲也甚至坂口博信参与就好很多,但恰好独揽大权又孤立运作的习惯造就了这样的下场
hnymou 2018-11-09 23:32修改
@badxiaoyu 明年的FF15或者说这个项目今后发展很难说,但可以肯定折腾到头了
hnymou 2018-11-09 23:32
这么乱的吗?幸好不是系列粉,就玩过纷争和零式
oz-bezalius 2018-11-09 23:32
@rin-yuzuriha 看来是我两接受度不一样,我一开始对ff15没啥期待,玩下来感觉就不错,尽管一开始玩的是首发(简直就是steam的ea版本,后面这么多更新内容);而且相比于异度2而言,ff15的优点和缺点都没那么尖锐,异度2真是优秀的地方让我沉迷,屎的地方就很想骂人,ff15并没有这么极端。田畑端对ff15宣发有夸大我也没放在眼里,可能真因为我并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吧
xddd7932 2018-11-09 23:33
@badxiaoyu 对大公司没影响的,杀死的都是中小
shadow-wyc 2018-11-09 23:40
@xddd7932 至于SE手游方面,自从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停服(理由是技术负责人辞职,其他人搞不懂技术
SE后来没有拿出来震撼级别的单个手游作品,大家调侃他手游大厂另一方面是SE会将单机游戏移植手游平台

顺便提一句,我觉得勇者斗恶龙也就是ENIX他们这个IP虽然发展稳步,但也很难有更大的前景
勇者斗恶龙11更多是依靠品牌情怀、严谨剧情、简化创新等方面圆了许多新老玩家的憧憬
包括旗下许许多多的外传作品均以DQ系列的设定情怀为基础在吃老本,这其实很像FALCOM(只不过更有钱)

日本传统JRPG市场其实一直都很保守,拥有着一大批30年20年最起码10年以上老玩家们在死心塌地买单
恰好这个类型的游戏传统是优势,就如同寿司要有米饭配酱油芥末一样,JRPG一旦脱离了传统标准反而变得不伦不类

所以既要变化,又不能失去精粹,隔壁的女神异闻录甚至工作室系列确实都保持在这条道路上发展
但我觉得JRPG不一定必须是回合制,也不代表日式游戏就不可以拥有高自由探索的沙箱模式
最终幻想15的问题不是游戏类型,其中许多可圈可点的设计代表了日本游戏的创新与突破
也许有一天SE曝出最终幻想15的研发经费和制作周期,我们就可以更读懂为什么这部作品可以如此凌乱破碎

不管咱们每个人怎么去看待最终幻想15,建议都花时间去感受一下游戏魅力,骑着陆行鸟游山玩水的旅行体验
毕竟这是属于PS4的最终幻想,代表着这个时期一些电子游戏最优秀的制作技术与创意理念,值得玩一玩。
hnymou 2018-11-09 23:50修改
和田这人是个纯粹的商人,在位时候奉行的就是NO GAME政策,搞了一大堆和游戏无关的东西稳住股价,游戏开发这边压住主力制作人和制作组不让动,把大半个甚至整个游戏丢给没经验的便宜外包。这人对于SE可能是功臣,但对玩家来说绝对是黑历史。
shadow-wyc 2018-11-09 23:43
@aakarin 你这么一说我才反应过来……但是我只认为12应该是一部,我对3的容量还是满意的……但是无论如何再烂还是没烂过15……因为15连故事至今都是没讲清楚的
x1r2j3990101 2018-11-10 00:03
游戏开发史一大惨剧了,希望SE好好吸取教训
mori_suwa 2018-11-10 00:24
@hnymou 我捉点虫吧,看的有点尴尬。
①FF14最早是由田中弘道和河本信昭的FF11组制作,吉田是后面决定1.0关服做2.0才接手
②野村并没有参与14的救场,最简单的你可以直接搜所有有关14的wiki里staff是没有野村的,而且当时的美术人设方是吉田明彦负责
③综上两点“但是当时无论野村哲也或者吉田直树都没有引咎辞职”不管是情理还是逻辑上就说的不合适,因为压根当时的亏损主要原因就不在他们两人身上。
④“如果最终幻想15请来野村哲也甚至坂口博信参与就好很多,但恰好独揽大权又孤立运作的习惯造就了这样的下场”
首先在改为15后分工就很明确了,TBT负责15组,野村负责KH3组,本身这两个作品在周期上已经算是刻不容缓了,
两个组的进度都很吃紧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也不允许说让对方组的制作人来客串参与,而且同为制作人让原本负责13V的野村去参一脚15组,不管是TBT还是野村也都不会愿意,SE再SB也不会让他们串组了,真的让野村进去辅助更可能的情况是15组直接停工,当时最需要的是能有稳定可见的制作进度来稳住玩家和股东。
坂口博信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可能在让他直接参与制作,这个性质跟后面和坂口博信的泰拉战争联动做DLC完全不是一回事。

总体来说,这次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引擎制作的投入,本身这个夜光引擎做出来就不是只为了15而用,那也过于浪费,当时估计是已经决定好让15先试水而且有意向某些作品在15后使用,结果引擎的首席技术官在2014年换了人,夜光在制作15开放世界的时候还问题多多,导致可能原本有意使用这个引擎的作品更换其他如虚幻4之类更为成熟的引擎,这类无形损失+开发费综合起来应该就是那37E特殊损失,至少是这里的主要亏损原因。

至于DLC计划,应该是在发售前就有个大致的计划了,TBT第一次接手这么大的项目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料,所以你看他在去年内出的DLC每一个都还算是挺稳定的而且都切合他主张的主题,3个月左右出一个还都是男配剧情中间还给你插个多人DLC调剂一下节奏,但本体剧情缺失太大,所以在去年过后,我印象中是今年推过一个问卷调查,让玩家决定2018年的DLC方向,被取消的3个比较大可能有打算制作的也就女主,女龙骑基于本身在本体出场率低应该没真正考虑过,露娜跟女龙骑差不多只是考虑到女主身份怎么也得补一补(这也是很多玩家吐槽过的),诺克特本身的人物经历在本体+多人+皇家版等之前DLC已经补足了很多所以不算是必补DLC,不过想的再好随着这次追悼会也只是一纸空白了,而亚丁DLC能存活下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本身的人设,曾经最可能成王的落选之人,游戏的最终BOSS,而且这个DLC里还能顺便帮补一下雷吉斯等人的一点剧情,算是给FF15最后的一个收尾。
whatthetruth 2018-11-10 03:42修改
@whatthetruth 感谢来纠错,只能说再不能确保品质的情况下还孤立分组进行项目是比较遗憾的公司决策习惯
去年的季票确实是SE考虑的,原本预计明年的季票酌情是为玩家打造的(如果想重写结局本篇就应该不是这样)
我自己也挺期待第二个季票,不过现在也都不存在了。其实相比FF15本篇,电影和动画还是挺好看的
结合本篇所要呈现的故事,无论从主角配角方面的人物剧情(很多看点在电影和动画方面)确实具有十分可观的设定
比如说露娜家族的使命,龙骑的中立的态度,宰相曾经的选择,父辈们又经历过什么努力维持这个王国稳定。

其实我刚才在想,SE的今天在线游戏发展都取决于三个人物,确实值得肯定他们对在线游戏方面的开拓性质
齐藤阳介,坂口博信,和田洋一
如果将他们的魔力宝贝,勇者斗恶龙10,最终幻想11,最终幻想14以及扩散性百万亚瑟王等在线游戏去掉
SE这十几年发展还真是挺尴尬的,即便PS2和PS3时期有稳定的单机游戏,恐怕今天也失去方向了。
但是后两位多少会因为在网游方面的尝试导致引咎辞职,但是他们做出的贡献也是值得认可的

所以今天即便田畑端有再多的决策上的错误,最终幻想15在细节和完整性上有诸多纰漏
但这个游戏确实是从许多方面有着全新体验的日本单机游戏作品,比起一味不变的玩法更加新颖
也许是因为田畑端在公开场合的表达方式欠妥,以及公司给予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度不够
所以他真正想要表达和制作的游戏理念兴许也没有完美的呈现给我们玩家面前了

从游戏本身,到制作人,再到公司,玩家关注和质疑声越多意味着我们更加期待他们作品的表现
这种期待值成就了数百万的游戏销量,每个玩家也都会从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喜欢与厌恶的内容
最终幻想系列还会继续做下去,SE的更多新老游戏IP我们依旧会期待下去,静候野村哲也王国之心3的表现吧
hnymou 2018-11-10 10:06修改
好在我还游戏玩不过来,等来一份真·完整版再入坑,DLC奖杯多次强制不能100%也是够蛋疼的,再说基本也不是原班人马了,情怀感接近于0,最好原班人马自己开个公司重铸我到是有兴趣玩新作
nightfox0918 2018-11-10 12:38修改
其实发售前对这游戏期待甚高,特别是电影以后...不过后来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再加上我的X1版糊成一片,只玩了个开头,时间甚至没有战友玩的多,
等以后出完了可能会考虑等个steam折扣重新玩玩吧
lycoris0099 2018-11-10 12:52
@mercer_y 他怕进小黑屋还换号喷
linhanzi9501 2018-11-10 13:21修改
老实讲 拿销量吹质量很蠢。。。。。。ps4游戏推荐里 推荐第三方和第一方里 不会有ff15 这大概足够说明问题了
yes_rpg 2018-11-10 14:51
最终幻想15输就输在了剧情上,相比最终幻想13,好吧,两部作品剧情都让人一头雾水。
conan514335 2018-11-10 15:07
就他发售前的高调言论和实际成品相比较,说是骗案一点不过分,就算是团队作案,那出来亮剑那个,也不冤,亮点属于夜光引擎和音乐那些老底,就算不说剧情,战斗系统的各种元素也是揉合打磨得很糟糕,有劲却使不出的那种别扭。至于销量,一个大厂底蕴系列加上有生之年的噱头,直接拿来怼别人,那就算了。拿体育来说,对豪门自然有豪门的期待和渴求,如果哪天顽皮狗,R星要是售前信誓旦旦给大家打包票,却只是拿出个有所缺失的良品,必然会导致群情汹涌,但是让一个什么都不清楚的人去体验,他可能会说还OK,不错。
kenanrr 2018-11-10 15:41
@kenanrr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xddd7932 2018-11-10 21:44
今早Kh3又公布新pv了,给田导和15洗地的该去洗洗脑子了
changmendamengsh 2018-11-11 12:05
DLC总算是要出完了,明年3月可以开玩了,我首发一直等着没玩就指望能多完善一点是一点。
看了讨论版发现果然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好像是在讨论明星还是制作人什么的,还有好多英文缩写是黑话还是什么的,百度查了下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之类的,好高深。最终幻想系列正传从8玩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哪代是谁做的,就知道个坂口博信。
最终幻想如风中残烛飘忽不定,天幻网也人去楼空冷冷清清,那个左手文曲星右手英汉字典“玩”最终幻想的日子再也没有了,找不到讨论,只有阵营,只有明星化的制作人,各个明星的粉丝,站在壁垒的两边,举着红与黑的大旗,争执不休。
luckersc 2018-11-11 14:28
我的FF怎么办呢...现在的FF已经不是当年的FF了吗
yqzlx 2018-11-12 09:06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