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图上的回合进行
政策采用回合制,一月一回合。每月初查看上月的报表,上月的发生的新闻会在报表中显示,什么某某大名又被欺负了,我军二五仔浪费了几w兵力都在这。第二页直观的数字是我方资金军粮军马铁炮的营收。
确认完盖章,朕已阅。
查看完报表回合开始,要进行下达命令阶段和执行阶段。下命令时可以调整势力的各项指令,这个过程时间不流逝。命令下完后,按右下角的进行按钮发生时间流逝,之前分配的各项指令开始执行。执行回合无法再进行政策命令的下达,只能简单的确认情报以及指挥大地图上的部队。欲再次下令只能等到下月的命令阶段。
大志的内政主要与资金、军粮两个数据相联系。发布商业和农业指令来囤积资本,强化军力。
商业与商圈
商圈就像市场遍布全日本各郡。在商圈可以派遣御用商人进驻,投资市场提高收益,赶出其他势力的御用商人独占商圈。
进驻&投资
商圈有各个势力的御用商人进驻(最多为3个势力,开方策可以到4)此系统类似13和14的国人众系统。进驻相当于入股,可以获得资金收入。进驻后依据影响力大小(股票数量)每月获得等值的资金。可以进驻的商圈是有限制的:首先,已进驻的势力数小于等于2(同一商圈最多进驻3个势力,加上方策最多到4)。其次,要在我方的势力圈范围内(大地图白线),以及缔结通商协定的其他势力的势力圈内。最后该商圈要与已进驻的商圈相邻。进驻商圈的精髓就是通商协定,与大势力的通商协定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你可以理解为商业上的抱大腿,九州和北海道的弱小大名划重点了啊(敲黑板)。比如姊小路同学开局与魔王通商,就可以远距离自由进出尾张甚至近畿一带的商圈,如果你剧本的魔王特牛逼打到了四国,你同样能隔海进驻四国商圈,反正你打到哪我就进到哪,而且魔王的志效果加上他自己本身对商圈的投资使得每一个商圈都是块不小的肥肉,蹭着蹭着收入上来以后就可以雇足轻揍人了。
进驻商圈后原来的进驻指令消失,变成投资。投资就是继续购股,能提高自势力对商圈的占有率,相应的别势力的占有率下降,这里可以影响AI的内政然而投资无法将别的势力赶出商圈。同时,投资完成后,商圈生产上升,然而发展度下降。可能会有疑问投资商圈,发展度为啥会下降呢,这个下降实际上是长期的胜利,能提高我们的天花板。
我们先引入发展度和商圈生产的关系。
商圈生产和发展度
商圈生产显示现在的商圈生产/商圈生产总上限(软上限/硬上限),右边的环形表示商圈的发展度。商圈生产和发展度越高,资金收入自然越高。商圈生产只能通过投资提高,而发展度随着时间提高,放置play即可,进驻的势力越多,发展度上升越快。投资商圈后,商圈生产软上限上升,发展度下降,而发展度下降却提供了进一步的利润升级空间,所以说这是长期的收益。光看文字难以理解,以我实际测试的数据为例,
原商圈生产软上限为650,发展度为15%,自家收入103。经过投资后,生产软上限提升为800,发展度下降至12%,自家收入还是103。注意此时的该商圈的月收入保持不变,而商圈的发展度下降3%,这个3%是投资多出来的,投资前商圈可以提高85%的发展度,投资后商圈可以提高88%的发展度,根据发展度越高,收入越高,所以投资后商圈随着时间的推进,可收回的利润更大。可短时间内无法变现的特点,使得投资不适宜前期使用,发展成为富贾豪绅再进行投资为上。
独占
将其他势力赶出去(guna)从而独占商圈,独占后可以获得商圈的全部收入。如果执行独占的商圈本来就有其他势力进驻,则会降低该势力的印象。独占一般使用于赶走无赖或促成大商圈。经常会出现一些势力进驻我方商圈的无作为情节,非常恶劣,特别是志没有对提升商圈总体收入起到帮助的同时又不投资的烂仔。我认为AI就应该做到光明磊落,有始有终,帮助玩家投资商圈。。。我这种卑鄙的外乡人就不追求那么崇高的境界,无脑进驻等着收钱好了。回到正题,独占商圈还可以反向防止通商的其他势力进驻,但是独占后,发展度增速缓慢(独占后有些厂商会不思进取,所以还是保持三足鼎力的局面为好)。良好的发展不要盲目追求独占,为了效益最大化,我们可以等其他志不错的势力进驻商圈投资协同发展商圈,等到商圈发展饱和以后关起大门执行独占。最后一步就能促成大商圈啦。
商圈也有高矮胖瘦之分,之前介绍的都是普通商圈。
特殊商圈与大商圈
特殊商圈和普通商圈类似,出现在大地图上的特定位置。不同的是特殊商圈只要在势力范围内就能每月获得金钱收入,但无法进驻和投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特殊商圈是由地方商会联合的自治自由市场,不受大名管控,但是会每月上交保护费。特殊商圈可以花大量资金独占,独占后商圈不向其他势力交保护费了(只交给你)而且发生特殊效果,比如堺的效果是购入铁炮的费用以及近畿投资费用降低,并且独占后其他势力的相应费用上升。这又是一个可以影响AI内政的地方。可以影响其他势力的资金收入的设定好厉害。
我还是吐槽下:以往箱庭系统是你种你的田,我做我的生意,咱俩谁也不妨碍谁。现在时代变了,大名也不做生意了,转而开始收保护费。收费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收别人那的保护费。你收保护费收到我头上了,那不行啊,我不让你收。。。。。。
大商圈很6,顾名思义就是更大的商圈,由一国内所有的优质商圈的集成。优点是可以对大商圈里的所有普通商圈投资,发展快速稳定,可以获得更高的资金收入。大商圈形成后等于独占了整个国内的所有商圈,所以其他势力无法进驻。大商圈形成的条件:整个国必须为我方势力范围。其次,国内的全部普通商圈只有我方势力进驻(可以不是独占状态),如果有别人进驻了就用独占指令赶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保证普通商圈的收入变为金色字体,经测试一般为300。
只要看结论就行了:这里以小势力开局为例,先充分了解下自己志的特性,根据志来决定商业发展的目标。普通大名的话,优先进驻商圈,找大佬(最好要有相应发展商圈的志)进行通商协定,迅速进驻商圈。前期的行动数低,谨慎投资。投资也要优先投自己领内的商圈,其次是调整一些高收入商圈的影响力。等到领土大了,进入一个饱和期时,手动调控饱和商圈,把金色的商圈结成大商圈,不够数值的进行投资,投资收益低就把商圈独占,再不行就投资周边商圈,最后结成大商圈就比较舒服了。通商协定的商圈以进驻为主,主要是把数量提升上去,由外到内,由四周到中心。后期不要缔结通商协定,自己做的蛋糕自己吃就行了,省的还要一个个独占。咱又不是做慈善的。
本作的军粮地位很高,易消难收,使得我们需要重视一下农业
农业
大志的农业非常抽象,商圈已经是化繁为简了,那好歹人家的商圈在大地图上可见,这个农业指令的下达就很迷离了,我甚至连田在哪都找不到,就给了我一个农业指令的界面。好吧,农田还是有的,给弄到指令旁边以参数显示了。
军粮每年九月收一次,一年一收。军粮收入主要由农地面积决定,还需要考虑肥沃度、治水、生产率这三个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农业指令来提升农地面积、肥沃度、治水、生产率等数值,从而调高军粮收入。农业指令每季度执行一次,一年执行四次,分别在3、6、9、12月时执行。
农业四大要素
农地面积:直接决定军粮收入,农地面积增大,流民定居转职成为农民。随着9、12月执行开垦可以增加
治水:治水低发生洪水,每年6月执行灌溉可以提升,每次开垦后治水下降。
肥沃度:每年9月军粮收入时稍稍下降,3月养土或是12月施肥都可以提高肥沃度。
生产率:9月军粮收入时进行一次重置,民忠越高重置后的初始值越高,3月播种或是6月锄草都可以调高
生产率。
三大资源
劳力、肥料、良种在执行农业指令时消耗,9月军
粮收入时全部补满。劳力与农民数量挂钩,募兵调低农兵数量或是开垦增大农地面积都可提高劳力上限。相应的方策能提
升肥料和良种的上限。农业指令在四大要素中基本都提到了,除了劳役免除。劳役免除是牺牲劳
力换取特定据点的民忠上升的特殊指令。提升民忠能吸引流民迁入。
分析一波:前面提到的,
开垦->农地面积增大->多于的土地没人种->吸引流民定居并转职农民->更多的农民种更大的地->军粮收入增加
简化后的流程是执行开垦指令,把流民绑来当农民,军粮收入up。开垦是唯一一个增加农民的方法(从农兵上退役的不算),也是唯一一个增大农地的方法。实测后发现,流民越多,农地面积增量越大,而不是农民越多,农地面积增量越大。这就很恐怖了,你这开垦到底是让人家流民开垦的还是你农民替流民开垦的啊。看似简洁的界面,深藏着诡异的逻辑,佩服的无fvck说。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开垦来绑流民,所以聚集众多流民后执行开垦就能绑大量的流民,使之成为农民,最主要的是能最大幅度的提升农地面积,军粮增收。
总结一下思路:开局流民少,我们执行劳役免除,加快流民迁入,流民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在执行开垦绑流民,提高农地面积。开垦后治水降低至安全范围下,所以我们安排在每次开垦后的第二年6月灌溉一次。其余指令尽量确保最大收益,参考自势力的志和方策选择当下的农业指令。种子可以大幅提高生产率,挑选农地大的城播种。黄色闪烁的据点指令效果高红色闪烁的据点军粮收获不足,人民不happy,民忠下降。务必保证军粮收入>必须收入,保证民心不下降,这点是和募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