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的昔年今日(3月1日 久别重逢,聊聊游戏,聊聊自己) 1月21日 遗世独立的《生化危机2》

微博   微信 2017-03-01 01:36编辑     340评论
1月21日 遗世独立的《生化危机2》

1998年的1月21日,《生化危机2》北美上市。北美叫《Resident Evil 2》,当时“BioHazard”被纽约一个摇滚乐队给注册了,才改成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今天。“Resident Evil”直译就是“盘踞的恶灵”,稍微艺术化点,其实也能叫“恶灵附身”,比较贴合三上的初衷;“BioHazard”主题更明确些,一看就能联想到切尔诺贝利那种毛骨悚然,这两个名字其实都不错。



《生化2》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玩、最耐玩的一部,相信很多玩家的PSP至今还存有镜像。这个系列从1代开始,一直到最新的《启示录2》我都摸过,有的摸了一遍,有的两遍,唯独《生化2》这个摸了无数遍,导致不光剧情,甚至先进哪个门,是什么弹药,有几个怪几根草到今天都能背。

其实直到今天,大部分游戏剧本遵循的还是一个入口,从A到B就完了,撑死了B再分成CDEF等,做成一钉耙,弄一堆Bad ending,结构很简单。《生化2》的伟大就在于,它一上来就给你A和B俩入口,互相又作为彼此的出口,相当于从两个角度同时展开主线,扭麻花一样,剧情衔接得天衣无缝,大家以前都没见过这种模式,问这该怎么描述呢?想来想去只能取个新名词,叫“表里关”。



我觉得这个词非常好,因为不仅体现了两个角度,而且把整个剧本结构的层次一下拉开,你想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只能从表到里,越往里越感人,跟摄影的立体光一样,纵深感十足。三上之后的生化虽然也有多角度,但只能叫大平光,就是转换下角色,这对人马从这来到那去,中途会合了另一波,“Are you OK?”一下又分开了,分分合合,分屏协作模式也没解决这个问题,基本还是你做这件事,他做那件事,或者一起做一件事,明显缺乏递进关系,始终是一个平面。

不光是生化,以我对游戏的认知,目前还没有哪款能做到像《生化2》这样,当然技术实力上我们早已实现了3D化,甚至连VR都近在咫尺,但整体的编剧能力依然停在2D时代。我个人认为编剧和技术都会遵循一个迭代规律,就是首先得要有底座,后人才能站在前人肩膀上,一点点去丰满,去突破。《生化2》就是编剧能力的底座,它像个遗世独立的信标一样,一直就在那里闪着光,可惜的是没人搭理。



现在我们有很多所谓的游戏学院,学学U3D编程,学学MAYA,然后就出师了。我觉得那些导师们可以回过头去再好好研究下《生化2》,它胜不在画面,亦不在系统,恰恰就在编剧能力上。这种能力是可以框架和逻辑化的,有些人确实是天才是鬼才,脑筋一转,灵感就来了,但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必须要把感性的东西转化成理性,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让更多人掌握其中的规律。编剧不是技术,也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或者叫思辨能力,一直以来我们缺的就是这个,我看过一些游戏学院的排课,多半还是教你一门手艺,捡一板儿砖,拍开游戏行业的大门,拿份高薪水。

《生化2》最开始回过一次炉,当时整个剧本的节奏被空降来的一个东映编剧给搞歪了,三上作为监督,当时一看就怒了,说你这弄的什么东西,放着我来。早期那个版本还不是现在这个,真正“表里关”实际是三上一手锤炼出来的,一旦从片面出发,那这个剧本就完了,实现这种剧本需要强大的宏观统筹能力,每个旮旯你都要兼顾到,这就要求你不光要会策划,还要懂技术,甚至是美术,很多优秀的制作人都是“多面手”,因为他们本身就懂,所以非常清楚哪个该先哪个该后,分配谁该做什么,明确什么时间验收。


妹纸版敏捷开发图例


我估计当时三上用的还不是传统的迭代开发法,迭代开发的毛病是前边不开路,后面过不了车,一旦一个环节跟不上,后面的全部要停工。因为经历过1代的开发,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很可能采用了像马克·塞尼推崇的那种“敏捷开发法”,这种方法形象概括就是“用车开路”,不仅对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要求高,对制作人的要求也更高。日本和欧美的制作人类似于我们的策划,更准确点说叫“全能策划”,运筹帷幄,把握整个项目的大动脉,在整个团队中地位最高。

这跟我们国内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最牛的是程序,其次是美术,其下是策划。我们的策划拿着全行业最低的薪水,却做着奶妈的事,今天求着主程能不能快点,程序白他一眼,说急什么,美术素材还没来呢!明天又去抱主美大腿,每个部门都直挺挺在那端着,策划在中间累得像条狗,为什么我们出不来好东西,我觉得跟这个也有很大关系。



另外《生化2》还有个特色,就是对女性角色的塑造。3代叫一个痴汉追妹纸,2代就是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之间的那点事。三上笔下的女性个个都富有极强的独立精神,Ada和Claire不用说了,即使是找爸爸的小不点雪莉,也晓得去帮忙推推箱子拿把钥匙,钻到驾驶舱里去找个刹车键什么的,个个恨不得跟劳拉有一拼。那时的画面也没今天这么绚丽,等于颜值这条路被堵死,只能靠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判断个性,看这是个怎样的女人。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不是那种所有女人都爱一个男人,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远离人性的,放到现实里根本站不住脚,哪怕有钱能使鬼推磨,始终不是真心。虽然是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的那点事,但从始至终,找哥哥永远找哥哥,捍卫科学的始终在捍卫科学,爱你的始终忠贞不渝。每个女性都有着自己内心那份强烈的信念,就照着原定轨迹一路往下走,走到最后,里昂反而成了整个故事最大的配角,我用一句话形容2代的里昂的心情就是“为什么要乱跑?你不知道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吗?”妹纸说:“得,您别紧张,我不会离开你的。”说完扭头又跑了。



从十几年前的《生化2》走到今天,出来这么多游戏,能真正上得了台面跟《生化2》的女性角色同台比划的,当然比颜值比半球肯定大有人在,但从性格塑造这一点上,真的是凤毛棱角。这还跟厂商规模的大小没关系,很多公司合并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巨无霸,结果还是做不到这点。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件很吊诡的事,当今游戏已经发展到这么强大的地步,恨不得虚拟现实都快来了,但为什么在这里一直停滞不前,大家都可以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文/品游师(微信公号:gamewhy2015,一个喜欢写作文的游戏玩家)

评论
查看更早的评论
4大洋一个小时。。看来全国统一价啊。。。

我珠海这边,记得那时候,最火的就是拳皇,那个碟完全不够用。。
youxiachai 2015-12-30 09:07
终于更新了......我们当年也差不多,不过价格是2元钱一小时,如果双打的话要3元。很小的时候去,玩《拳皇》《合金弹头》《数码宝贝》《百事超人》啥的,02年看球之后再去就基本都是玩《实况》了,后来还找老板买了个记忆卡。经常去的那家之前也是一对中老年夫妇,后来儿子继承家业,一直到PS2中期生意都还不错。再往后就因为网吧兴起、PS3不兼容老电视等原因,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差不多同一时期落幕的还有当年各种暗堡古墓一般的街机室,LZ不准备为街机写一篇咩2333?
mdrz1000 2015-12-30 14:36
写得真好啊 !有同感
huhaosp 2015-12-30 20:47
@mdrz1000 哈哈,不光是主机,街机那个时候估计全国到处都是一样。街机以后有机会写进来。

P.S:文章已更新到12.10.
asakwok 2016-01-06 13:18
ZETMAN 可以
sprache_spricht 2016-01-06 13:34
几乎看过漫画,插不上嘴,所以就纯帮顶吧。《电影少女》倒是看过动画版,貌似唱OP的就是酒井法子。音乐角色歌都不错,很轻快的甜腻风格。如今还经常能循环到,扔到Walkman(暴露年龄系列)里面就一直没删。

PS:佩服LZ的ACG相关的信息储备,感觉略有点吓人。
mdrz1000 2016-01-06 13:39
哈哈,桂正和,我记得当年我的高中同学在教室里藏一套IS,总是跟我讲这个如何如何。我当时觉得这不是黄色漫画么
这一转眼都多少年了,真是感慨颇深啊……
morainest 2016-01-06 17:41
@mdrz1000 果酱了,写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回帖过程更是一种探讨。感谢垂阅

@morainest 大叔?握手!

P.s:文章更新到12月12日。
asakwok 2016-01-11 16:36
那么 主播名字叫啥。。。
winxcopy 2016-01-11 18:59
同求视频解说链接2333
mdrz1000 2016-01-11 19:56
@mdrz1000 @winxcopy 那个妹纸叫蝶姬,好像是酷6上的,可以看下。

PS.文章已更新到12.16日。
asakwok 2016-01-17 16:41
厉害厉害
mogennju 2016-01-17 17:02
我竟然才发现那个日期不等于更新日期。。
看大逃杀时我应该还是初中,这部片子是租VCD看的。这貌似是我看的第一部日本电影?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当时对日本电影的印象就是咒怨,午夜凶流之类,所以觉得日本人为何总拍些很血腥的电影。对于剧情的印象,应该只剩下BR,老师,以及留下伏笔的结尾。
楼主提到菊与刀,四十七士的故事是我至今仍无法理解的日本人的故事,即使那已经是过去。
cnbjx 2016-01-17 17:36
@asakwok 好的 我马上去
winxcopy 2016-01-17 18:17
写得真好! 有同感
huhaosp 2016-01-17 18:53
《大逃杀》当年只看过开头。目测是因为当时对于霓虹社会不是很了解的原因,觉得设定很扯很中二。于是就单纯的理解成拿设定和血浆作噱头的B级片,顶多算个Cult片,而且多年都一直抱着这种认定。虽然后来相关的设定背景啥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就从《大逃杀》的各种评价来看,肯定也不是B级片Cult片能达到的。无奈先入为主的原因还是没能补完(貌似又错过一部佳作?)

青少年问题的电影貌似看过《告白》和《莉莉周》《燕尾蝶》,总觉得这种类型的片子,看完后会很影响心情,整个人都会变得不正常。毕竟成年人世界的某些无奈某些作死,却发生在孩子身上。比起愤怒怨恨啥的,更多的是绝望......

吐槽一下,说一开始就不涉及电影,忘了很早就写过的黑泽明咩233?讲讲电影也好,起码能借个话,恩恩。


蝶姬,这名字,难道这妹子是哥哥的粉丝咩?
mdrz1000 2016-01-17 19:22
@mdrz1000 你说得那几个片子口味算轻的,可能是我口味太重了,很多影片看下来,发现讲的是一个主题,但受众区别很大,说明定位和方式很重要。今天游戏虽然这么多,但跟电影还是没法比,所以没事也会聊聊,毕竟兴趣才是王道。
asakwok 2016-01-17 21:05
@cnbjx 说实话我也不了解,这是个忠于天皇的民族,但跟西方还不太一样,西方人对皇室贵族的态度今天恨不得都能调侃,但一说日本天皇,我的印象至今都是一片肃杀。忠于天皇的特性是个可行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推导出很多不能理解的日本人的行为。

P.S 文章已更新到12月19日。
asakwok 2016-01-21 17:36
文章已更新到12月22日。
asakwok 2016-02-16 14:37
文章已更新到12月26日。
asakwok 2016-02-17 15:03
发现LZ真的有才啊
vita_apple 2016-02-17 15:28
妈呀FF10原来已经是14年前的游戏了
kelhip 2016-02-17 15:31
“陈年老酒最香”这里不能再赞,作为一个jrpg控每次在寝室玩游戏被同学看见反应都是:1 怎么又是日本游戏 2 Holy shit还是回合制 3 画面好差
rpgdsk 2016-02-20 19:19修改
为了我爱的FF10,必须进来支持一下。关于最后一段话我很认可,但也许现在的玩家最大的问题不是辨别,而是选择。
burningseyes 2016-02-17 15:51
@rpgdsk 哈哈,这三个问题还真是都问到点上了。

p.s 文章已更新至2016年01月01日。
asakwok 2016-02-20 16:19
文章已更新至2016年01月06日。
asakwok 2016-02-21 16:38
野良神好看啊,一口气把两季补了
xykbear_ 2016-02-21 17:03
对于抄袭,我永远持反对态度,无法认同楼主观点
youngsheep12 2016-02-21 17:18
野良神我是一直追着看的 喜欢骨头社的作品 感觉有很多有新意的动画
winxcopy 2016-02-21 17:20
“所谓的道德”?……无法苟同
alex-72835104916 2016-02-21 17:22
作文又更新了 好顶赞 优秀的原作加上良心的骨头社确实造就了一部佳作啊 看的很开心o(`ω´ )o
z83-3 2016-02-21 19:11
P.S:文章更新至1月11日。(更新的有点慢,决定提速)
asakwok 2016-02-29 15:27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R2-D2在主线作品EP1-6中乃至动画The Clone Wars中都太重要了,BB-8想在剧情中超越前辈任重道远~不过从现在的审美角度光卖萌这点~BB-8有过之而无不及~
deathknight_wing 2016-02-29 16:09修改
@deathknight_wing 握手。当时R2-D2出来后,两个工程机碰头那一幕,感动得一塌糊涂。

P.S:文章已更新至1月16日。
asakwok 2016-03-01 13:47
文章已更新至1月21日。
asakwok 2016-03-04 17:28
文章已更新至1月24日。
asakwok 2016-03-22 15:21
作文更新啦 搬个小板凳慢慢看(≧∇≦)
z83-3 2016-03-25 06:38
已更新至3月1日。
asakwok 2017-03-01 09:58
这都沉寂了多少日子了 突然发现有继续更新了 于是屁颠屁颠的跪着看完了 不得不说文采真好!
asakawa_tetsuya 2017-03-01 10:29
@asakwok 同游戏从业者求转行经验
hildortulka 2017-03-01 10:30
吓得我收藏了
wangding123 2017-03-01 10:35
大佬更新了,真是等了好久
bakaltq 2017-03-01 10:37
咦 超过这么久的帖子居然还能编辑,神奇
s7e7ve7n7 2017-03-01 10:45
支持下,好久不见
blue_gc 2017-03-01 10:49
公众号已关注,看见头像才知道是你,之前在知乎见过你的
soap-miko 2017-03-01 11:50
@soap-miko 我没混过知乎啊,会不会是头像太大众了?
asakwok 2017-03-01 11:54
@hildortulka 真没啥经验可说,感觉完全是看上帝的剧本要怎么走。
asakwok 2017-03-01 12:00
I"s入宅神作,苇月伊织二次元的女神
hoveribes 2017-03-01 12:05
品質帖,給樓主點贊
hi-namo 2017-03-01 12:32
就三月一这篇文章来说,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
不过作者说形式次要,我看未必。

书是有毒的,偶尔我们也需要尝尝解药。
otboibtio 2017-03-01 13:19
@otboibtio 所以贯通很重要,贯通能让大脑高潮,我们都是好孩子,要夜夜贯通,日日高潮。
asakwok 2017-03-01 13:44
哦 前几天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
themarvellouscjj 2017-03-01 14:10
好久没来P9了,今天偶尔想来瞅瞅,居然发现更新了!今年开始就已经很少有时间玩游戏了,某些原因,不得不把曾经玩游戏看动画的时间都挪来读书学习。就算这样,也只能能很勉强地,不至于被这个时代抛下太远。然后久而久之的发现,其实自己也没那么爱游戏动画电影之类的,当然也可能是完全被动地适应了无暇顾忌那些的日子。有一点倒是和LZ一样,以前除了游戏等之外,也喜欢看点闲书。现在也属于“半工半读”式的生活,除了工作,也只有书籍陪伴。比起以前,虽然不能生活得那么元气满满杀气腾腾,但也宁静闲趣井井有条。不过还是有点羡慕LZ,虽然绕了一大圈,终究还是可以回归,回归最美好的东西,回归到自己的本源,而且还有可以吟诗作画写字弹琴的女友,最理想的形态也不过如此。不过也只有一点点羡慕,毕竟我自己,除了快被时代抛下之外,其他方面倒也还算充盈。最后就祝LZ能有一个,“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的“风雅的未来。”!
mdrz1000 2017-03-01 16:00
@mdrz1000 好文笔!尤其“元气满满”和“杀气腾腾”让人印象深刻,小生记下了!也愿你能在和着泥沙尘土却充满无限机遇的四季白光中寻找到彩虹。

大半年来绕了这么大一圈,想想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眼睛留给了手上走失的笔,有时真觉得并不是自己想要去改变,你压根儿没主动权,而是时间一到,上天就一手法典一手权杖地让你必须得这样儿,以致于这篇小文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喷涌而出,感谢每一位愿意腾出宝贵时间来小生这儿稍坐片刻的风之旅人,也感谢生活!
asakwok 2017-03-01 17:18
@asakwok 哦记错了,是豆瓣是豆瓣对吧
soap-miko 2017-03-01 17:32
@asakwok 日日高潮的话岂不是没了高潮了嘛。
像您这种读了那么多书,夜夜都贯通的主儿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
看您的文章,越看越是觉得自己无知,居然看不懂,居然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不好意思,夸张了。前期有几篇作品看懂了。
之前给您留言说书有毒,偶尔我们需要尝尝解药。这都怪我受您影响太深,说话说着说着就飘起来了。
我的意思可能是,您不妨学着控制自己不读书,不往深了想。人要是能做到不读书也可以活得很逍遥,并且不会感到不适的话,那得多牛叉儿啊。
从您的文章中得知,您经常会和。。。嗯。。。一些我忘记了名字的人谈论一些事情。巧合的是,我也曾经和很多朋友谈论过一些事情。像《生化奇兵》系列,《最终幻想10》的HD重制版(已阅过您的《一个知识分子的最终幻想》)。我还记得当时没玩过PS2版的朋友问我这部作品怎么样,我回答她说:“非常好玩儿。”虽然已经发售多年,但是在看了您的文章之后我忽然发现当时的自己很不负责任,居然如此简单易懂地敷衍了提问者。若是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也会仿照您去写一篇感想,叫做《一个非知识分子的最终幻想》。
我承认所有文学家、电影导演和游戏制作人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在试图创造一个世界里发生的一个故事。。。当然也有可能是两个。
抛开这些作品本身的素质不谈,创作者的目的往往被人忽略或者遗忘。就像我们在网络上,或者是现实中写作,我们可能偶尔并不是那么地想让阅读者知道自己的目的,我们甚至写着写着连自己都忘了当初的目的是什么了。只是谈论吗?文以载道以及它的多个升级版本我可能真的做不来,不过我觉得无论写什么都应该是有感而发。为了写点儿什么而写点儿什么的话,容易让读者在看完之后出现“哦,那又怎么样呢?”或者是“哇!好厉害哦!但是我不知道你在缩写森莫。”的想法。
若是时间富裕并且自己也想的话,我可能也会写一些诸如把《生化危机》系列或者是《刺客信条》系列与《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联系起来,并让人不知所云的文章。但我应该不会那么做。
有些饭馆儿把食物放在便器里来卖,有人去吃,可能这叫做哗众取宠;但没有哪家饭馆儿的老板会在饭馆儿的正中央安置便池,也没有太多人会在卫生间里郑重其事地,严肃地谈论美食的烹制方法。
琴棋书画是四个字,但其实是一件事儿,若把其分开来一件一件地对待并且学习,别说没出门儿了,您永远上不了路,上了路那也是卧着上铁路。您还别说,这姿势还真挺难拿的。
电影创作可以孤芳自赏,文学创作可以顾影自怜,游戏也可以,谈论游戏更是可以。不过有那么三件事儿我觉得事先得弄明白。作者谈论的确实是游戏,读者确实看懂了,读者谈论的作者也看懂了。
还是得重复一下儿,怕您忘了。您之前的很多文章,写得不错,学习了!
辛苦辛苦辛苦辛苦!
otboibtio 2017-03-01 18:05
@otboibtio 可惜我是水瓶座。。。。
asakwok 2017-03-01 18:35
@asakwok 不可惜不可惜,水瓶座好水瓶座好。德雷克敲钟的时候也说过,水瓶座人都很好。
otboibtio 2017-03-01 19:02
@otboibtio 照着思路随便对号入座,《生化危机》或《刺客信条》+《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独行杀手》
mdrz1000 2017-03-01 19:25
@asakwok 过奖了!顿时竟然不争气地,又对未来开始期待起来......
mdrz1000 2017-03-01 19:30修改
回复不能
T